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姜飞

作者:时间:2018-09-18点击数:





姜飞,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js33333线路登录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传播学理论,传播思想史,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新媒体研究。侧重以下三个研究视角:一、从历史视角关注传播学学术史的发展,传播思想史的脉络,以及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重要分支在知识生产方面的贡献。二、从理论和政策视角关注跨越国界以及跨越文化的传播现象和规律,重点研究跨国媒体的跨文化传播现象。三、从技术视角关注传播科技的变迁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规律,关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传播现象及其对传播理论、社会文化变迁的作用。


简历199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4-1998年在秦皇岛市委党校任教,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1998年考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2000年保送提前攻读博士,2003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工作,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主任,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实践基地主任。20178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js33333线路登录任教。20191月迄今任北京外国语大学js33333线路登录院长。


社会兼职:现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分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分会副会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联盟”副理事长; 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央视国际视通智库专家;中央电视台节目评审专家;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日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新媒体联合实验室”特聘专家;中国新闻社“华文媒体中心”学术顾问;“陕西政务微博培训基地导师”(西北大学、新浪陕西);《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中英文版主编;《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蓝皮书主编;《国际传播》副主编;《对外传播》编委会评审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共外交蓝皮书》编委会成员; 2010年始任澳大利亚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期刊评审专家;美国费尔雷·狄更斯大学在线授课导师(Global Virtual Faculty2004-2008);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伯格传播学院福特基金访问高级访问学者(2007-2008);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华人传播研究群”特约专家(2009);瑞士卢加诺大学“中国媒体研究中心”讲座教授(2013-2016),法国波尔多大学政治学院讲座教授(2017);加拿大皇家大学讲座教授(2018),加拿大皇家大学传播与文化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期间,任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2013-2015),“基于全球经验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2016-2020)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登峰计划”跨文化传播重点学科建设首席专家(2017-2021); 2010年起任新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2012年起任新闻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013年起任新闻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2013年创建并任“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实践基地”主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秘书长(20142017)。2009年首创午餐学术沙龙活动并主编出版两册《品道午餐学术沙龙演讲集》。


国际项目合作和访问 2004年获瑞典政府资助赴斯德哥尔摩大学新闻、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2005年获加拿大政府“加拿大研究特别奖”(SACS)赴加拿大多所大学访问交流;2007-2008获福特基金会资助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博格传播学院访问学者;200912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台湾政治大学华人传播研究群项目访问学者;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国际大会主旨发言:中印软实力比较研讨会主旨发言(2013伦敦)、中国在非洲的声音国际研讨会(2014莫桑比克)、跨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2014澳门)、意大利米兰大学“媒体与政治:话语、文化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与全球传播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伦敦);第12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年会(2017 宁波);中俄网络媒体年会暨中俄青年媒体创新营(2017 罗斯托夫);澳大利亚-新西兰传播学会2018年年会(2018年 新西兰);此外,还参加包括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6 乌镇),中芬跨文化研讨会(2006芬兰赫尔辛基),北欧理事国第13次跨文化研讨会 (2006芬兰),国际传播学会(ICA)第59届年会(2008蒙特利尔),国际媒体与传播学会第26届年会(2008IAMCR)(斯德哥尔摩)、国际传播学会(ICA)第60届年会(2009芝加哥),第7届(2009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博格传播学院)、第10 届中国互联网研讨会(2009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娜博格传播学院)、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促进中澳文化交流项目启动仪式”和跨文化交流研讨会(2013悉尼)、国际传播学会(ICA)第63届年会(2013英国伦敦)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国社科院与澳大利亚社科院合作项目“传媒与社区发展”(2013-2014);挪威奥斯陆大学课题“中国在非洲的声音:发展模式和传播战略”中方项目专家(2014-2017)


著述情况:自2004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次(含一等奖2次)。其中,个人专著《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20 07年荣获第四届“吴玉章奖”,2009年荣获第五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出版专著2本,主编5本(含一本英文著作年刊),参著多本。在国际SSCI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中国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南京社会科学》《中国记者》及《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多家大学学报发表论文80余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


承担课题情况: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传播业历史与现状研究”(2017-2020)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2013-2015)首席专家,“基于全球经验的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2016-2020)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媒介话语:语言与意识的博弈”(2004-2008),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跨国媒体的传播战略研究”(2008-2012),主持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跨文化传播视点研究”(2005-2007),主持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重大课题“中国传播研究30年专业DV访谈”(2009-2012),主持中宣部、中国日报社“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课题(2014-2015),主持文化部“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课题(2015-2016),主持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国际传播致效研究”(2015-2016)。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如下课题: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2009-2013)、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招标课题“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2010-2014)、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2012-2016)、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招标课题网络文化建设研究(2013-2016);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招标课题“G20国家国际传播战略研究”(2017-2020);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国道路研究”(2014-2019)等。


担任课程:自 2005迄今,面对国内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 5门课程,主要覆盖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等。授课学生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生、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中国外文局在职硕士生。自 2018年起主讲北京外国语大学新生研讨课《文化的边界—信息传播技术如何界定了我们的生活》,js33333线路登录《全球传播生态与跨文化传播》课程等。自 2013年起进行英语国际授课,包括瑞士卢加诺大学“中国媒体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13-2016 China media and Culture),法国波尔多大学政治学院讲座教授( 2017,为研究生授课三个月: Understanding China media and communication);加拿大皇家大学讲座教授( 2018, 为研究生授课三个月: How ICTs Shaped Our Life Internationally and Transculturally)。




【责任编辑:杨慕茜

上一条:高金萍 下一条:焦霖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