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对话】环境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悉尼大学媒介与传播系布雷维尼博士(Dr. Benedetta Brevini)专访

作者:时间:2015-10-28点击数:

10月19日,刚刚在我院参加过“全球媒体融合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国际学术论坛的悉尼大学布雷维尼博士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邀请,讲述自己作为学者和记者,多年以来对于环境传播的研究与努力。

 

 

布雷维尼博士在纽约和伦敦当记者时,由于那部著名的纪录片——由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bert Arnold Gore Jr.)讲解的《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她认识到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决定研究环境传播问题,因为这是“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任务,关系到每一个人”。随后,她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公共媒体以及环境报道中媒体的表现、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和政府的影响。

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治理环境问题方面的责任承担,布雷维尼博士认为:“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说中国是‘世界工厂’,许多产品在中国制造,利润属于美国,而工业生产的后果却由中国人来承担。同样,在泰国、越南等地,当地工厂为其他国家生产产品,而居民却不得不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使用被污染的水,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认为这不应该由发展中国家独自承担,而是应由全世界一起应对。”同时,她也提及消费主义对于环境问题的影响,正是媒体大肆宣扬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造成公众对于最新科技产品的盲目追逐,“我们真的需要Iphone6、7、8来使生活变得更好吗?不是这样的。”布雷维尼博士说,现在全球能源浪费达到3%,这是相当高的比例,我们对于能源有许多不必要的使用,值得反思和改进。

在环境问题应对中,布雷维尼博士认为,普通民众能做的非常有限。当然,循环使用、不乱扔垃圾的确有助于环境变好,但相对于工厂、企业造成的污染,这点力量非常渺小,“政府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当然民众也需参与其中。”布雷维尼博士提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最重要的途径是教育,从小开始了解、认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其次是媒体,有时候媒体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此外,相关研究也是有力途径之一。

对于中国,布雷维尼博士也有自己的见解:“现在中国对于环境治理问题很关注,也做出了一些行动,比如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这很重要,因为需要媒体来引导民众进行环境问题的思考。这也促使媒体应更加负责,准确报道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我个人非常期待大学校园中能有越来越多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探讨在环境传播中人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供稿/张传玮

 

【责任编辑:王怡文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