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璜应邀至新传学院举办讲座并受聘客座教授

作者:时间:2015-03-27点击数:

 2014年3月26日晚,新华社对外部高级编辑、华辰影像顾问曾璜老师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js33333线路登录,以“百年外国影像中的中国”为题举办讲座,并受聘为客座教授。

曾璜老师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配合50多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向大家介绍了1844年至1949年清末及民国期间外国摄影师在华的摄影采集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约翰·汤姆逊(John Thompson)、伊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小川一真、唐纳德·曼尼(Donald Mannie)等一批来华外国摄影师的生平及其在华的摄影作品。

 


据曾璜老师介绍, 最早出现在中国摄影史中的德国摄影家是伊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奥尔末在1860年前后拍摄的12幅圆明园照片,是圆明园被劫后最早的照片,同时该摄影家也是最早在厦门和台湾两地拍摄的摄影家之一。

讲座中,曾老师特别提到了小川一真、山本诚阳和山本赞一郎等日本摄影家对于记录中国影像的贡献。据曾老师介绍,小川一真不仅仅用影像系统记录了甲午战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关于故宫最早的系统的照片也是由小川一真所拍摄。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间,日本摄影师再次对中国进行系统地采集,日本摄影师的《亚东印画》、《亚细亚大观》、《蒙满大观》等照片集系统记录了侵华战争。

在讲座的后半段,曾老师遗憾地指出,虽然19世纪涌现出了一大批来华外国摄影家,然而,中国人目前对于这些摄影家的研究基本为零,该领域的研究目前还存在巨大的空白。曾老师表示,中国摄影史研究的空间相当广泛,其中包括对清末摄影的重拾、对民国摄影的重构、对俄文、法文、日文等非英语国家在华摄影活动的研究、对日本在华摄影活动的研究、对断代史的研究等多个方面。



讲座的最后,曾老师鼓励北外学子利用语言优势,去挖掘中国摄影史中那些被遗忘的巨大的文化遗产和财富。曾老师最后还透露,他计划今后在北外推出关于来华外国摄影师的系列讲座,主题涉及来华德国摄影家、影像的占领(日本)以及民国摄影史的重构等方面。

新传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张凯旋表示,曾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让自己开阔了眼界,并且意识到摄影史研究是一块价值连城的金矿,有非常大的开采空间,期待新传学院今后还能够举办更多精彩讲座。

新传学院执行院长章晓英教授表示,此前北外很少举办关于摄影方面的讲座,曾老师这次的讲座也让自己收获颇丰,听完后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后,新传学院执行院长章晓英教授为曾璜老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此次讲座是新传学院“国际传播论坛系列讲座”第一讲。

曾璜老师1973年开始学习摄影,1991年毕业于纽约Syracuse大学传播摄影系, 1994年作为新华社特派摄影记者赴波黑战地采访,1996年获美国Freedom Forum专业摄影记者比赛(北京站)第一名。2001年和2005年曾被《摄影之友》杂志评为中国摄影界有影响的三十人。


                                                                                                       

供稿/何亮


【责任编辑:张凯旋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